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對於不少家庭來說,想讓孩子上重點學校追隨名師,腦海裡第一個浮現出的想法,就是買一套昂貴的學區房。無數家長為此絞盡了腦汁。但是更多的家庭即使傾其所有,依然過不了這一關。但未來,這種情況或許會改變。昨天教育部發佈了《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計劃從今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實現縣區範圍內校長教師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目的就在於促進師資力量的均衡。
  就在教育部發佈該《意見》的一個月前,8月9號,浙江省教育廳就已經全面部署了在全省推進縣市、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中教師和校長的交流工作。而在更早前的2010年,這項工作就在浙江開始試點。那麼,阻礙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師資差異“軟肋”解決了嗎?試點工作還存在哪些阻力呢?來聽系列報道《教改辯證法》第三篇:教師輪崗的“進”與“退”。
  3年前,特級教師姚彩萍作為浙江省嘉善縣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來到俞匯村小任校長,講故事、說笑話、做實驗。她精彩的教學方式深受孩子們歡迎,俞匯小學也成了嘉善縣唯一被評為特色學校的村小。
  姚彩萍:今年和去年連續兩年在素養抽測裡面評到了先進集體。
  從大雲中心學校流動到嘉善一中的數學老師徐胤傑通過兩年努力,今年新學期剛被任命為嘉善一中的數學教研組組長。
  徐胤傑:現在我覺得城鎮的我也能搞定,我覺得在教學上面,我接觸學生的這個狀態,學習能力比原來上了一個層次。
  如今,浙江多地村校的家長放心的把孩子留在家門口讀書,生源流失率曾高達45.6%的衢州市柯城區下村完小甚至出現了生源迴流。
  學生家長王清林:各方面都提高了。小孩嘛現在跟城裡的一樣了,本來大家都想放到城裡去讀書,現在不用了。
  嘉善縣教育局局長包慶餘告訴記者,教師交流制讓原本禁錮在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成了一汪活水。
  包慶餘:這些名教師在原來的學校可能沒有真正發揮潛能,一旦現在流動到薄弱學校,他要帶動一個學校的團隊的發展,學校管理的發展,這個讓他有一種自身的成就感。優秀的老師流動了,下麵的人會冒出來,這就像割韭菜一樣,割掉了一茬還有一茬會冒出來,不割掉就會老掉,也會資源的浪費。
  校長教師交流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交流的路並不好走。嘉善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柴國忠回憶說,第一次召集全縣中小學校長開座談會徵集意見,滿耳聽到的,都是質疑。
  柴國忠:城區校長反對,因為你要把我的骨幹教師抽掉,甚至於把我的副校長要拿掉。那麼農村的其實也不歡迎,因為你城區的一些名師下來,我能不能駕馭得了,校長壓力很大的。
  校長擔心的是自己一手營造的管理體系可能被顛覆。而被寄以厚望的主要交流對象城區教師也一肚子委屈。
  原嘉善一中教務主任楊曉霞:師資隊伍相對比較薄弱的學校,學生的成績比較難帶出來,另外還擔心派我下來之後,只顧著讓我帶學校里的老師,可能把我的個人的專業再成長忽略掉。
  事實上,不光是當事校長和教師憂心忡忡,作為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嘉善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柴國忠坦承:只能 “摸著石頭過河”。作為浙江乃至全國的試點,嘉善縣教育局深知,教改的力度越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柴國忠:人事,而且按以往的經驗都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有的一個東西你做到半路上如果做不下去了以後,那麼前面那些走在半路上的人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可能承擔不起那麼大的後果,後遺症相當大的。
  在嘉善縣教育局局長辦公室,包慶餘局長拿出厚厚一本教師流動工作政策文件彙編,他說,這近百頁的政策是教育局會同人事、財政、學校經過無數次座談協商的成果。為打消教師、學校甚至是社會各界的顧慮,讓“流動”自願起來,教育部門在設計教師交流方案時,賦予了交流老師更多的權利保障。
  餘局長:縣財政每年拿出不少於40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於名教師的獎勵,以及農村學校教師的上下班的交通補貼問題,你到農村去,如果你是名師的話,津貼是原來的三倍。
  除了高額的經濟獎勵,嘉善還用政策傾斜為交流名師規划了更大的成長空間。
  餘局長:名教師到農村學校後都建立了名師工作室,啟動經費2萬塊是活動經費。名教師還可以享受一年一次的學術休假,在職稱評審評先評優方面,向農村教師尤其是流動教師傾斜。
  教育均衡,需要教師“動”起來。而教師能在一定範圍內流動,又得益於經費、政策的雙重支持。但這同時也意味著:用於教師參與交流的獎勵、交通補貼等等的教育成本在增加。那麼關鍵問題是,錢從哪來?或許,對浙江這樣一個普遍富裕的省份,經費問題並不突出。但一項好政策能否全面推廣,尤其是對那些師資特別薄弱、財政又特別困難的全國其他偏遠區縣來說,經費壓力,又該如何破解?當然,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同一所學校,哪些老師交流,哪些不動?是自願交流,還是強制性交流?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才身份”到底歸誰管合適?對大部分地區來說,這種政策屏障仍無法逾越。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丁天樂:我們是要求對交流教師的編製跟崗位職務,縣裡面有一個統籌,但是現在實際情況的話我們有的地方編製控的比較緊、崗位控得比較緊,對教師交流就帶來一個困難,我從一個好的學校,交流到農村的一個學校裡面去,農村這個學校超編了已經,我們規定交流是要轉人事關係的,那麼超編了就轉不進去了。
  隨著昨天教育部《意見》的出台,校長教師流動開始在全國正式推行。而我們似乎已經瞭望到這一路上的艱辛:教師 “人才身份”的管理歸屬、教育成本在增加、師資培訓的新路探索,這些都將是教育資源均衡改革中註定躲不掉的難題。  (原標題:[教改辯證法]教師輪崗的“進”與“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q96zqeb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